拨动农业节水“敏感神经”——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由点及面
许 航 林梦溪 李 俊
作为用水第一大户,农业用水在全省用水总量中占比近60%,而且用水方式粗放,节水潜力也最大。我省2008年以来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,让农业水价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,以水价杠杆撬动农业节水。2018年,我省将长沙县、茶陵县、澧县等20个县(灌区)作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重点推进县(灌区),拨动农业节水“敏感神经”。
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铺开
省委、省政府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全省改革工作重点任务,并列入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点,加强绩效考核和项目督办,落实市州责任。省政府建立了分管副省长为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,统筹协调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。
2018年3月,省发改、财政、水利、农业、国土5个部门联合出台《2018-2019年度湖南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》,要求各市(州)、县(市、区)和大型灌区及时制订总体实施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,限期完成改革任务,并在各部门的涉农涉水项目中纳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,进一步扩大改革实施范围。省发改委、省财政厅、球探体育比分、省农业农村厅正在联合出台《湖南省农业用水价格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对全省的农业水费定价原则、收费方式、定额管理、补贴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。
各重点推进县(灌区)以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,从农业水权分配、农业水价形成机制、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、用水合作组织建设、工程建设与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入手,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,探索形成可复制、易推广的改革模式。
截至2018年11月底,我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重点推进项目区从2008年的4个县扩大到了32个县的75个项目区,累计安排专项投资4.1亿元,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正在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铺开。2018年,全省计划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面积33万亩,预计全年可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面积63万亩。2018年5月,经国家发改委等4个部委实地复核,湖南省2017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考评结果为优秀。
激发农民节水动力
通过建立水权制度、完善农业水价政策、建立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等,激发农民节水动力。
——推进水权改革,变“大锅水”为“商品水”。
长沙县桐仁桥灌区以“定额供水、计量收费、阶梯计价、节约有奖、超用加价、水权可流转”为原则,率先实行水权改革。“就像林权、土地承包经营权可分到农户一样,水资源也可以分下去,这就是水权,不再是‘大锅水’了。”桐仁桥水库管理所负责人解释。
茶陵县茶安灌区确定基础水量为2800万立方米,实际灌溉面积8万亩,灌区平均初始水权为350立方米/亩。
球探体育比分在长沙县江背镇开展水权交易试点工作,在试点经验基础上制定了《湖南省水权交易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。
——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。
20个重点推进县(灌区)根据粮食作物、经济作物等不同种植结构,进行了水价成本监审,并设立阶梯分段水价。
改革后的农业水价,末级渠系基本达到运维水平。充分考虑田间水利设施建设情况、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情况,对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,以此鼓励农业节水和产业结构调整。
——建立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。
“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,要达到促进农业节水的目的,但又不能过多增加农民的灌溉成本。”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局局长朱健荣说,“这就需要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。”
我省2018年共落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奖补资金9511万元,各重点推进县(灌区)均出台了与节水成效、调价幅度、财力状况相匹配的农业用水补贴机制。岳阳市铁山灌区实行节水补贴、奖励政策,实现水价虽有所提高但农民实际支出减少、用水量减少但经济效益增加。按照水权分配方案,铁山灌区参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3个用水户协会,每年可节约用水460万立方米,实现节水增效。涟源市、长沙县、宁乡市则实行政府补贴水价、节水回购政策。
同时,各重点推进县(灌区)还实施了灌区量测水设施建设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、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等配套措施,确保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顺利推进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